标签: 严歌苓

  • 严歌苓《妈阁是座城》

    严歌苓《妈阁是座城》封面

    这几天在读严歌苓的书——《妈阁是座城》。讲述的是一个女叠码仔梅晓鸥和一众赌徒之间的爱恨情仇。

    关于这本书的名字,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读了之后才懂,原来“妈阁”就是指的澳门。这本书正是围绕澳门的赌场展开。

    叠码仔,通过看书才知道,就是在赌厅和赌徒之间的掮客,通过介绍客人获得码佣。除此之外,如果客户玩“拖”——明面上和赌厅赌,暗地里和叠码仔赌,比如拖三,就是这个赌徒赢一百,叠码仔要输给他三百,叠码仔相当于一个暗庄。

    本书中的主角梅晓鸥在青春靓丽的年华,被一个赌徒骗了,骗到拉斯维加斯,后来又被安置到妈阁,因为这个赌徒的家在美国,所以要把她安置的远一点。

    就这样,晓鸥来到了妈阁,为了养活自己和母亲以及和赌徒卢晋桐的儿子,后来干起了叠码仔。期间认识了一个叫老刘的人,这个人给她介绍了一些优质的“客户”,有史奇澜、段凯文等。这些人都是成功人士,有大把资产和钱。

    史奇澜经营家具厂,有一双会雕刻贵重木材的手,他嗜赌成性,欠梅晓鸥一千三百多万。后来通过拉拢远房表弟去越南赌,成功把债务转嫁到远房表弟身上,用表弟的钱还了梅晓鸥九百五十多万。

    段凯文,一个清华高材生,地产大佬,资产过亿,但是因为赌博,欠了叠码仔梅晓鸥三千多万。这个人不仅仅欠晓鸥的钱,他在认识晓鸥之前就赌,后来知道,找到晓鸥是为了换个赌庄想赢钱,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墙没补上,还欠了晓鸥。这个人最后来到妈阁打算搏最后一周,结果不但没赢,反倒最后总共欠债一亿多。这个人是这本书里最彻头彻尾的混蛋,真的是没有一句话能信。最后的结局是出老千被抓,被遣返回大陆处理。

    倒是史奇澜最后挺让人意外,在老婆孩子离开他之后,他变了,戒掉了赌博。两年多的时间里,在梅晓鸥的帮助下,彻底地变成了好人。

    读这本书,让人看到了赌博的可怕,真的好可怕,不论你或穷或富,沾上必完!一定要远离之。

    读到这本书281页的时候,突然意识到,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辨善恶,明是非。孩子早晚是要脱离自己的,未来的路要靠自己走,只有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才能避免这些问题‼️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突然很想听一首歌——阿桑的《温柔的慈悲》,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感觉这首歌作为这本书的BGM真的很有感觉,大概是主角梅晓鸥的性格使然?梅晓鸥对与赌徒的感情是怜悯的、复杂的,就像史奇澜,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曾多次劝他戒赌,在这个追债和劝诫的过程中,滋生出一丝丝的情愫,甚至多次要把一千三百多万的债务一笔勾销,但是老史执意要还,最后通过曲折的方式还了她。

    这本书大概是我读的最快的一本,严歌苓的细腻笔触加之情节的波澜起伏,真的让人欲罢不能。读严歌苓的书是一种享受,享受之余被书中的故事深深的震撼。

    另外,这本书被拍成了同名电影《妈阁是座城》,2019年上映,演员阵容挺强大,有刘嘉玲和曾志伟,优酷可以观看。

  • 读完了《陆犯焉识》

    电影《归来》剧照 03
    电影《归来》剧照 03

    近来又闲了下来,特别的闲,闲得让人焦虑,让人慌乱,所以,就又把书读了起来。因为我发现,读书可以解压,可以控制自己不去胡思乱想。于是,利用三天时间,读完了《陆犯焉识》的后半部分。

    陆焉识是在1954年春天的肃反运动中被捕入狱的,通过陆焉识的遭遇,反讽了镇反、肃反和文革期间的种种荒唐事,以及由此给人带来的深重的苦难。通过陆焉识被捕入狱以及狱中的遭遇,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辉和黑暗。

    陆焉识在1976年被特赦回家之后,他的妻子冯婉瑜已经得了失忆症,已经不认知他了,直到她死去时,还在等他,还在袒护他。真的悲哀,这悲哀不只是它们的,还是那个时代的。

    关于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不想说太多,要正确看待那个时代,但也希望那个时代永远不会重演。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看了深深的惋惜和难过。

    最后,不论生活在什么时代,学会明哲保身是最重要的。

    关于陆焉识和冯婉瑜的爱情,可以借用苏东坡悼念亡妻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两句话来总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他把他的衣服带走了,还带走了我祖母冯婉喻的骨灰。

    《陆犯焉识》结尾
    电影《归来》剧照
    电影《归来》剧照 05

    如果不想看书,也可以通过《归来》这部电影来了解,我大体看了一遍,但电影比起原著,真的是单薄了太多太多。

  • 严歌苓《陆犯焉识》

    严歌苓《陆犯焉识》

    这篇文章在草稿箱中躺了有几个月了,由于一直在“忙”,所以这本书到现在也没有读完,目前大概读了有一半。没读完就没读完吧,先把这篇文章发出来,等全部读完了,再发剩下的部分。

    这是我第一次读严歌苓的小说,初读严歌苓,让我一下子从余华式的“暴力”文笔中难以转变过来。感触最深的就是严歌苓细腻的笔触,像涓涓细流一样汩汩流淌。

    严歌苓和余华的书虽然大都是描写苦难,但余华老师的苦难是让人绝望的,绝望到让人不敢读下去,《活着》尤为如此。而严歌苓的苦难是带着一点甜的,这点甜是苦难留下的,正是这点甜让人不那么窒息,让人感到还有希望。

    《陆犯焉识》这本书,目前读到了180页,正好看完了“重庆女子”韩念痕这一章,这一章是对陆焉识身世的补充。所读的这前半部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作为“老几”的陆焉识在西北大荒草漠的监狱里的故事,以及从监狱出逃的经历。

    在西北大荒草漠的监狱里,故事主要围绕“场部礼堂的电影”展开。“老几”为了看一眼电影里的女儿,用欧米茄贿赂邓指,从这块欧米茄开始,引出了“恩娘”一章,这一章是穿插进来的,用来铺垫“老几”的身世。紧接着是“加工队”和“梁葫芦”,用来描绘监狱生活。这里的人谈不上好与坏,你说他好,可他们都是犯人,你说他坏,可他们也有好的一面,梁葫芦就是这样的人。然后是“场部礼堂”和“电影”,这两章最为感人,这里不再多说,需要亲自读才能体会。最后是“出逃”,出逃期间,穿插了“冯婉瑜”、“上海1936”、“上海1963”和“重庆女子”四章,通过这四章,让我们对陆焉识的身世背景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之后就是“自首之后”,这一章我还没有开始读,不过在此之前,故事里就已经交代了焉识想要自首的想法。这里我感觉有一点惋惜,“老几”冒着生命危险好不容易逃出来,为了不打扰家人,在偷偷地看过了家里的每一个人之后,选择了自首。惋惜归惋惜,不过也能理解,因为他是越狱跑出来的,为了不给家人带来麻烦,选择了葬送自己。

    真的很感叹严歌苓的手法,这么多的穿插转场,却能做到流畅而自然,真的厉害,不愧是大碗级别的作家。

    这本书被导演张艺谋拍成了电影,名字叫《归来》,可惜只拍了后半部分,如果完整地拍下来,肯定更好看。电影我还没有看,我想在看完整本书之后再去把电影看一遍。严歌苓的书真的很适合拍电影,细节拉满。她的书也没少被拍成电影,像《金陵十三钗》、《天浴》等。

    先写到这里,等全书看完了再接着水下半部分。

    PS. 2024.12.13 读完了全书,见《读完了〈陆犯焉识〉》

    书中的严歌苓签名

    下面记录了一些书中的经典句子:

    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恩娘 P38。

    一代代的小说家戏剧家苦苦地写了那么多,就是让我们人能了解自己,而我们人还是这么不了解自己。一定要倾国倾城,一定要来一场灭顶之灾,一场无期流放才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曾经是爱的。——监狱门诊部 P89。

    一个不能提供全家吃穿的丈夫,事实上已经不再是丈夫——颖花儿妈 P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