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

自2022年夏天开始读书,在这里写一些读书笔记

  • 张炜《古船》

    张炜《古船》

    今天把张炜的《古船》看完了,看完之后,感觉心情沉重,眼泪在心里流,就像那条地下河在流淌。

    《古船》的文字感觉有点古香古色,但是很有力量。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前后40年的社会风云。小说以一个古老的城镇映射了整个中国,以一条河流象征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以一个家庭的兴衰抒写灵魂深处的挣扎与困顿。  小说生动地刻画出隋家几个子女在历史的长河中性格和命运的变迁与古老农村嬗变中的心灵阵痛与文化冲突,是一部民族的沧桑心灵史。 

    从这本书中,知道了土改,知道了大跃进,知道了自然灾害,知道了还乡团,知道了走资派等等。那个时期的人太疯狂了,疯狂到简直没有人性。

    里面的事情不想描述太多,让人太沉重。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好好珍惜吧。

  •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前段时间读完了余华的另一本书《在细雨中呼喊》。这是一本回忆题材的小说,记叙了主人公孙光林的成长历程。

    初读这本书,感觉摸不着头脑,坚持读下去才会渐渐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读的过程中,总能时不时地勾起自己童年时的记忆,随着作者的记叙,时而重现,时而消散,感觉很美好。

    随着孙光林再次回到南门,随着那一声在细雨中的呼喊——“我要找孙广才”,故事结束了。到这里,可以看出孙光林成长了,从一开始的胆小、害怕,到后来敢于直呼孙广才的名字。

    整本书是由孙光林支离破碎的回忆拼凑而成,读到最后全部弄懂后,反而感觉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以后有时间要再读一遍,到时候应该会是另一种感觉吧。

  • 余华《活着》

    余华《活着》

    初读余华的《活着》,其实是在今年的夏天,当时读完有很多感慨,没有及时记下来。最近在读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才想起这件事。

    《活着》这本书读完是很压抑的,足足难受了好几天。书中透过徐福贵的讲述,记叙了一个从地主之家的少爷变为一个一无所有的无比悲惨的老农的一生。

    福贵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仿佛上天对他的惩罚,又仿佛他早早就透支完了他一生的福贵,后半生只能在苦难中度过。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身边的人都是爱他的,不离不弃,至死不渝。他身边的人也是热爱生活的。妻子家珍起早贪黑、勤俭持家,即使生病后仍想着下地干活;儿子有庆每天光脚跑着去学校,跑回来喂羊,不分寒暑;女儿凤霞虽然是个哑巴,但她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女婿二喜虽然偏头,但是有力气能干活;外孙苦根,多么可爱的一个孩子……

    正是这样一群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才最让人难受,最接受不了的是有庆,多么好的孩子,最后竟然死在了给县长夫人献血,血被抽干栽地身亡……看到这里,呼吸都快停止了,难受的透不过气来。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福贵却坚强的活着,要是换一个人,可能也就随他们而去了吧。这种情况下,死容易,活着才是最难的。福贵从一个富家少爷,变成一无所有,最后亲人一个一个死去,思想和精神上得经受怎么样的打击,怎么还能够活得下去?

    但是福贵还是坚强地活下来了,而且最后还买了一头叫福贵的牛,仍劳作在这片世代生活的土地上。

    最开始看这本书,是气愤的,气愤福贵的不争气,气氛他败家。后来替他身边一个个离去的人感到惋惜。再到后来,有点佩服他,竟然还能独自活着。

    是的,这就是福贵的一生,其实全书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福贵都没有想过死,他自已也没想过要怎么活,反正就是饿了吃饭,天黑睡觉,天亮干活。

    这可能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论到了什么境况,都要坚强地活着,再惨惨不过福贵。顺其自然,珍惜身边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不要犯福贵的过错。

  • 重读钱钟书《围城》

    《围城》封面,满是岁月的痕迹

    这本书,早前读过,但是没读完,撂下的时间太长,导致读过的都忘记了,之前也没做笔记,相当于没读。最近又有重读一遍的想法,这次要坚持全部读完,哪怕每天读几页也行,有始有终,方得始终。

    这本书,到现在只知道是关于婚姻的书,没有到网上看“剧透”,也不想看,慢慢读吧。

    《围城》写作的时代背景是1937年以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日期。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方鸿渐的小伙,从最近几天读的一些,猜测应该是描写他的爱情和婚姻的历程,同时间接讲述当时中国的现状。

    初读这本书,文风可能有些不适应,应该是年代的原因吧。不过读多了就适应了,从中可以感受到钱老深厚的文学底蕴,文字运用的各种恰到好处。

    例如小说开头对印度洋上夜的描写:

    “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炉火纯青,只言片语,就把这么美的夜色描绘的生动形象,读过之后,彷佛这夜色就在自己眼前。

    叙事诙谐幽默,心里描写感同身受,尤其是船到西贡(即胡志明市)前后,和鲍小姐约会时的心里描写,真的是太精彩了。

    读《围城》,就好像在听钱钟书讲故事一样,不仅能听故事,还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俾斯麦,我知道了他是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任首相;旧时女人和婚帖上的年庚是不准确的;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锡兰就是斯里兰卡;西贡就是胡志明市,曾经是法国殖民地,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等等。

    读书,不仅仅是读故事,更能学到很多额外的知识。有的时候,开阔眼界,不一定要实地去看,多看看书,也是能长很多见识的。当有机会实地去看的时候,或许又是另一番感悟。